close

1.jpg

生日那天看完這部作品至今也好一陣子了,想過該用什麼方式記錄我對於這段故事的感覺,卻沒能找到一種直達心底的抒發方式,也許這是我的不足,文字能夠詮釋的僅僅如此,因此我決定像寫手札一樣雜亂而直接地書寫。平安夜那天,我選擇再一次獨自踏入電影院,北影的版本很不一樣,我讀過很多觀後,也很贊同有人說院線版更甜,有些曖昧的情節讓觀眾更理解感情和衝突的脈絡,剪輯的確更流暢一點,不會讓一些橋段來得那麼「突然」。

北影版也有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,Birdy的形象更模糊,但這樣忽遠忽近的距離也就是阿漢眼中他的樣子,你不太猜得清對方的心思,會跟著糾結,跟著揣測,那個想靠近卻越愛越遠的少年。

已經看過小說的可能知道,Birdy的愛很不一般,更深沉隱忍,不代表愛得比阿漢少一些,但那是上帝視角的描寫,畢竟感情裡沒有上帝視角,我們都只是某一方,某一個渴望了解對方的人,所以北影版更令人心疼,看似有跡可循卻又無從得知,這種感情才更真實,也是我覺得北影版雖然粗糙卻也動人的原因。

2.jpg
第一次看的時候,整個過程心裡都是平靜的,並沒有做太多功課的情況下,對每一幀畫面都是純粹的欣賞,有的心動有的平淡,有時振奮有時心疼,我自己心中最佳有兩段:一是多數人期待的浴室,我並不期待什麼,而是從Birdy一再強調他會賠償摔壞的機車這裡開始,揪心,好揪心,明明知道這對阿漢一點也不重要,Birdy也不傻,卻如此刻意;再到後來兩人浴室裡無聲宣洩,我也無法自己地跟著哭出來,沒有一句話足以形容那種極致壓抑的痛感,到了最後還只能反覆說著對不起的心情,那一刻證實了彼此相通的情意,卻不重要了,因為他們什麼都不能做了。
3.jpg
說勇敢,很多人說Birdy沒有阿漢勇敢,對待感情選擇隱忍隱瞞,看似怯懦,實則不然,他用他的方式在保護阿漢,而且用盡了全力。釋放感情大喊愛你的人很勇敢,壓抑自己卻傾盡一切去守護的人何嘗不是一種勇敢?這對灑脫不羈的Birdy而言,是最拚命去做的事,也是最勇敢去愛的一次。

這也許就是糾結的原因,我無法說誰對誰錯,無法給出當時的時代背景下,最好的選擇,若愛是出發點,我便難以評斷。內斂和外顯都是愛,只是愛的方式不同罷了。也就是這樣平等的看待,才發現要給出一個好結局這麼難。

再者是衝突,阿漢家的猛烈衝撞便是,說實話我關注的可能很怪,我特別喜歡阿漢最後帶點顫抖和哭腔的問話,那比嘶吼更撕我的心裂我的肺,阿漢面對面質問時Birdy突然流露的真情也很神來一筆,恰到好處的眼淚同時還有彩樺姐,阿漢媽媽的角色詮釋很適當,一點都沒有被她原先強烈的個人色彩覆蓋,每個眼神我都能看見一個孩子母親的關愛和理解(也許她對阿漢的情感是心裡有數的),因此當她夾在兩個年輕人衝突中時,那種不知所措的眼淚真的太戳我(請好好愛自己的家人),再到後來衝出家門騎腳踏車,一路上阿漢的情緒都沒有斷,反而更加完善,那張哭紅的、濕濕亮亮的臉太難忘,完全就是失戀的樣子沒錯。

演員的演技無話可說,我常在想究竟怎麼詮釋能動人,到最近才體悟,大概是真情實感。若足以說服自己便足以說服別人,「那一刻你們是愛彼此的」這種感覺浮上心頭,此刻開始這部戲的情感都將是飽滿的,至少我是被說服了,我願意相信,所有角色的笑容和痛苦都將跳脫銀幕,成為飽滿真實的人物。

4.jpg
因此當後來看似彆扭的中年橋段出現時,我仍是勉強品出了一點意思,畢竟尷尬的對白有被老練的演技緩衝掉,分手前戀戀不捨的晚安很加分,到最後「我再陪你走一段」整個把情感拉回來,直到我心中堪稱完美+直擊人心的街頭合唱,當時還沒聽過這首電影主題曲,透過電話那頭聽了一次,說到電話亭,Birdy這幕蹲在地上哭得太好看了,又是那種很心疼的哭法(我無法招架壓抑的眼淚),再到最後他們高聲唱一次,身影消失在觀眾視野後音樂再次響起,每當此時雞皮疙瘩就沒消下來過。

總之就是首刷過了一個多月,二刷也一個禮拜了,後勁太強好難走出來,上一次這種感覺是《陳情令》。小說和交換日記都一起收藏了,電影情節和技術上的瑕疵確實存在,但瑕不掩瑜,在我心中仍是齣情感佳作,這部作品恐怕也得刻在心底好一陣子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M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